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奮力創新業、建設新懷化”的總體要求,圍繞奮力推進產業及產業園區大發展的戰略決策,積極開展“科技服務產業發展”活動,突出抓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工作,以強化科技項目建設、加強科技人才保障、推進科技金融結合、落實廉政績效評價為重點,著力推動要素拉動與創新驅動互動,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健全科技投入機制和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機制,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為建設“一個中心、四個懷化”作出貢獻。
?。ㄒ唬┮钥萍紙@區創建為重點,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一是推進科技園區建設。全力抓好懷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著眼統籌城鄉發展、引領現代農業轉型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制訂三年實施方案,著力推進懷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創建工作。積極推進懷化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產業園創建。依托我市良好的軍工產業基礎,加強與省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合作,推動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培育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支持懷化工業園區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建立和完善孵化機制,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創造有利條件,積極培育創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二是推進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組織開展“科技服務產業發展”活動,以產業發展科技需求為導向,實施科技服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全面提升科技服務產業發展的能力。積極承接國家、省級重大科技專項,設立市本級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項,突破關鍵技術瓶頸,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突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加強科技攻關和技術集成,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主動搶占價值鏈高端,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抓好湘維公司、奧譜隆種業等企業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的結題驗收工作,爭取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科技攻關類項目立項3項。積極落實《懷化生物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實施方案》,抓好懷化生物醫藥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組織正清集團實施創建抗風濕類藥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工作方案,引導市內其它成長型生物醫藥企業加入集群,實現聯合發展。突出食品、竹木、化工、礦產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新技術、新裝備和先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力度,強化新產品研發,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突出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和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創新驅動、高收益、高成長的科技型企業。三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啟動實施“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重大專項”,制定出臺《懷化市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項引導資金管理辦法(暫行)》。把專項集中到符合產業政策、契合園區特色、產業鏈長、驅動力強的重點項目和重大成果上,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以創新鏈引領產業鏈走向價值鏈高端。按照科學管理、效益優先、專款專用、集成聯動的原則,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民間和外資等多方面資金支持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建立健全政府、企業、社會等多元科技投入機制和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產業化機制。
(二)以科技人才平臺為支撐,促進科技資源有效結合。一是加快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把人才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樹立“不為我有,但為我用”的意識,暢通人才供需渠道,搭建人才供需平臺,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開展人才對接,有計劃有目的的引進培養人才,重點引進與全市產業發展關聯度高、研發能力強和科技成果能快速落地轉化的專家型企業家、學科帶頭人和科研團隊。搶站高端人才的制高點,加強與懷化籍院士的合作,重點抓好懷化籍人才數據庫的建設,建立1-2個省級院士工作站。承接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新創業團隊、湖湘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優秀博士后培養計劃,實施市級企業創新創業團隊培養計劃和人才引進后補助計劃,引導企業建立人才創新創業激勵機制,多渠道、多層次引進和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二是加強產學研協同合作。切實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通過協同創新,建立一批科技創新平臺,實施一批事關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科技項目,引進、培養一批創新型人才和人才團隊。繼續深化市政府與湘潭大學、華大基因集團、懷化學院的戰略合作,推動合作項目落地見效。積極開展與中科院、中國農大、湖南農大、湖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聚集優勢科技資源。建立健全產學研結合的導向機制,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廣泛地產學研協同創新。推進正清集團與澳門科技大學、大康牧業與華東師大的科技合作;支持正清集團牽頭,澳門科技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等高校院所參與組建“抗風濕類藥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三是加快創新平臺建設。圍繞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整合集成、共建共享的原則,集中建設一批企業研發機構、產業孵化基地、科技特派員創業基地等科技創新平臺,著力抓好“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侗醫藥研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茯苓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省動物基因編輯與生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以及市本級、新晃、辰溪、洪江市等特色產業科技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做大做強懷化市特色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完善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積極引導相關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參與平臺建設,促進科技、人才與金融的密切融合。
(三)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目的,不斷深化科技創新。一是加快推進科技管理創新。修訂完善《懷化市科技計劃項目經費管理辦法》、《懷化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和《懷化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統籌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配置,進一步規范財政資金的使用。建立市科技計劃信息系統,實現市級計劃項目申報、評審、立項、合同簽訂、監理、驗收全過程無紙化、痕跡化管理,提高辦公效率,完善資料存檔。完善科技獎勵相關措施,使科技獎勵評審過程公開透明。開展“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描繪我市未來五年科技發展的宏偉藍圖。二是探索推進科技金融結合。圍繞有效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實際,立足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以專利權質押貸款為突破口,主動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合作,積極探索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投融資新機制。組織一次考察,學習外地成功做法和經驗,消化吸收,為我所用。開展一次調研,摸清家底,全面掌握我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狀況。出臺一個辦法,出臺符合我市實際的科技金融結合辦法。舉行一次活動,舉辦科技金融項目對接活動,加強溝通了解,促進互信合作。三是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加強原始創新,在各個生產領域內努力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重大的技術發明;突出加強集成創新,使各相關技術成果融合匯聚,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產業;在廣泛吸收社會各界成果,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充分進行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ㄋ模┮灾贫冉ㄔO和績效評價為抓手,營造和諧發展氛圍。一是加大科技工作宣傳力度。加大科技宣傳工作力度,重點開展三大活動,即開展“懷化市十大杰出科技人才”評比、宣傳、表彰活動,匯編制作一部匯報片和一本書。以“科技服務產業發展”為主線,全面總結十二五規劃期間科技工作成果,圍繞國家、省級層面所設科技計劃分類進行系列報道,介紹每項計劃基本情況、我市實施情況、解決的技術難點和取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二是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機制。明確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認真查擺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權力運行過程中的廉政風險點,針對風險點逐一制定防控舉措,真正使權力受約束,在約束中得規范、防失范。重點抓好科技項目經費的預算安排、使用以及資金績效的監管和評價,開展全過程的經費追蹤問責,規范科技經費的管理和使用。三是完善考核匯報工作機制。全面實行科技計劃項目合同制管理,明確績效目標,強化實施監理,嚴格考核驗收,建立項目績效總結報告制度。繼續開展對縣市區科技局績效評估,落實省市績效考核任務,充分調動全市科技系統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完善科技工作匯報機制,加強與領導的銜接溝通,力爭科技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科技廳的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