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懷化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服務發展第一要務,主動融入“一個中心、四個懷化”發展戰略的實踐之中,大力營造寬松平等的準入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果。
一、2015年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堅持服務發展第一要務,突出重點助推經濟發展
始終堅持“服務為先、發展為重”理念,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依托職能,突出重點,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1.緊扣市場準入便利化,商事制度改革實現新突破。繼續深入推進“先照后證”制度改革,實現企業名稱預先核準全程電子化。推行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共發放“三證合一”營業執照4013張。一年來,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8971戶,其中公司制企業3980戶,分別增長16.17%和20.93%;注冊資本總數突破千億,達到1238.3億元,增長27.91%;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167戶,增長38.58%;實現就業90345人。網絡市場主體達到75738戶,僅次于長沙排名全省第二。《中國工商報》頭版頭條報道我市商事制度改革的創新做法和顯著成效。
2.深入推進商標戰略,企業創新驅動能力又有新提升。通過上門指導、梯次培育、典型引路、組織參展推介等方式,積極鼓勵、支持、引導企業創牌、育牌、護牌。全市75個工商所全部設立商標專管員,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等方式強化商標指導。推薦精通商標工作的副處級干部作為特派員駐企指導、排憂解難,受到紀委賴馨正書記高度評價。一年來,我們重點對全市145家馳、著名商標和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企業進行走訪,發放商標指導文書35份,幫助企業解決商標難題23個。目前,全市新增“湘鶴”、“雪峰”2個中國馳名商標,增長50%;擁有省著名商標127件;擁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3件,總數繼續保持全省第一。
3.積極投身主戰場,服務產業及產業園發展取得新進展。設立懷化市工商局工業園分局,市工商局派出機構常駐園區實施零距離服務。出臺《市工商局促進加快產業園區建設發展 實現三年倍增計劃行動方案》,確立了4大目標,制定了5個方面16條幫扶舉措。大力推進懷化(省級)廣告創意產業園建設,出臺服務園區發展的扶持政策20條;向省工商局爭取到園區建設經費600萬元;積極協助招商開園,先后2次參與園區的協調調度會議,逐一多次動員本地廣告經營業主入園發展。目前,深圳東方大歌等22家龍頭企業、淘寶特色中國懷化館等多個產業項目落戶園區。組織園區企業在西安國際廣告節上以“503”為名集體“亮相”,獲與會專家、國家工商總局甘霖副局長高度評價。
4.全力助企破“瓶頸”,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取得新成效。代擬《懷化市支持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實施方案》,在金融信貸、社保、稅收等方面對“個轉企”實行政策傾斜,獲應云市長高度評價并由市政府轉發各地執行。城區分局設立“個轉企”服務窗口,對符合條件的,一律即到即辦。目前,全市729戶個體戶成功升級為企業。充分運用登記和監管職能,鼓勵中小微企業通過動產抵押、商標專用權質押、股權出質、閑置資產拍賣等方式盤活資本,破解融資“瓶頸”。一年來,全市共辦理股權出質登記93件,幫助企業融資14.4億元;辦理動產抵押登記96起,為企業特別是涉農企業解決生產經營資金11.15億元,監督拍賣112起,盤活社會閑置資產1.6億元。幫助200余戶中小微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走出了生存和發展困境。
5.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智慧工商”建設邁上新臺階。大力開展“智慧工商”建設,對市場主體登記、行政執法、投訴舉報等信息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進行“深加工”,不斷挖掘數據深層次價值。每季定期發布全市市場主體發展分析報告,較好地服務黨委政府宏觀決策和企業投資決策。
(二)堅守市場監管第一職責,多措并舉規范市場秩序
切實履行市場監管執法職責,不斷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方法,切實加強“法制工商”建設和“寬進”后的“嚴管”,有力地維護了公平誠信的市場秩序。
1.依法行政水平持續提升。切實強化法治意識,在清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的基礎上,進一步清理執法依據,全面正確履行職能;嚴格依法履行職責,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和失職、瀆職行為。全年全市系統查辦各類違法違章案件998件,案值金額1810.36萬元,罰沒740.34萬元,無一例出現重大程序違法和決策失誤,無一例引起行政復議和訴訟。企業和社會對工商執法的滿意度不斷提升,我局楊飛同志獲國家工商總局“十大法制人物”榮譽稱號。
2.新型監管體系初步成型。加強“寬進”后的事中事后監管,著力構建以企業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扎實推進企業信息公示,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歸集全市市場主體信息15.8萬戶,累計公開市場主體違法行為記錄3301條,其中48件案件被評為全省市場主體違法行為記錄公開優秀案例。積極推進企業年報工作,全市2013、2014年度企業年報率分別達到86.14%和84.97%,均居全省第三。嚴格實施企業信用信息公示抽查,對未按規定年報及報送虛假信息的70戶企業列入異常名錄,對不予配合情節嚴重的5家企業予以吊銷,誠信約束機制初見成效。
3.競爭執法全面加強。以水、電、氣、醫療機構等公共服務行業為重點領域,加大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力度,重點查處了懷化公路運輸集團、新奧燃氣、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多起社會反映強烈的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案件。今年全市系統共查辦不正當競爭案件57起,案值1344.82萬元。其中查辦的市第二人民醫院商業賄賂案,涉案金額高達200萬元,罰沒218萬元;麻陽頁巖磚經營壟斷協議案經國家工商總局核審辦結,是全省第二、我市首例反壟斷案。
4.文明城市創建深入推進。主動承擔“創省級文明城市”公平誠信市場環境創建指揮部職責,先后開展了“十大宣傳行動”、“十大行政指導行動”、“十大執法行動”等特色創建行動。同時結合全國農村和城鄉結合部打擊假冒偽劣行動、“雙打”行動等全國、全省重大整治,集中開展打假治劣等專項整治,獲省工商局檢查組高度評價。全年共抽檢家電、兒童用品、農資、成品油等商品474批次,查處商品違法案件112起;監測電視、報刊、戶外廣告28516條次,對586條次違法廣告給予警示或立案查處;收集各類格式合同160余份,約談涉嫌“霸王條款”企業20家;開展“打擊傳銷共建美麗家園”攝影大賽,自編、自導、自演揭露傳銷微電影《逃離噩夢》,深受群眾喜愛。聯合公安部門查獲“中和支付”特大網絡傳銷案,當場抓獲骨干成員10余人,涉案金額2000余萬元。市人民政府榮獲全省創建無傳銷市州優勝單位。全市文明創建大會推廣我局經驗,中國文明網5次推介我局經驗做法。
(三)打造“12315”第一品牌,群防共治強化消費維權
把強化消費維權、改善消費環境作為釋放消費潛力的重要保障,以“12315”維權品牌建設為引領,構建起了群防共治維權格局。
1.著力完善維權網絡,維權效能明顯提升。開展12315“五進”活動,在全市建立373個消費維權服務站,發展維權聯絡員746人。強化值班值守及處訴調解,實現了12315業務平臺在線率、系統數據完整率、案件辦結率三個100%。加強新型消費領域消費咨詢調解,處理答復各類網絡消費咨詢300多起,成功調處網購糾紛2起。今年來,市12315指揮中心共受理投訴937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96.62萬元。我局12315指揮中心獲評省、市文明窗口單位及全省“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2.強化群眾參與聯動,攜手共治有效增強。對通信郵政、金融保險等公用行業的商品、服務質量開展監督評議;在全市食品、房產、汽車等行業分批建立20個消費體驗基地;面向社會招募30名體察志愿者,對市區商場、超市、醫院、賓館等公共消費服務場所進行突擊性的實地體察;拓展電子郵件、來信來訪等多種消費訴求表達渠道,受理消費者咨詢6690件,全部及時予以耐心回復解答。目前,我市消費維權監督主體更加多元,群眾參與維權監督的途徑更加豐富,參與程度更加深入,效果更加明顯。
3.加強輿論宣傳引導,維權教育更加深入。開展 “3.15在行動”專題訪談、大型廣場咨詢服務活動,現場發放宣傳資料1萬余份,接受咨詢1200余人次,受理消費投訴舉報10起;舉行假冒偽劣商品集中銷毀活動,對價值120余萬元的假冒偽劣商品進行集中銷毀;兩次做客“為民熱線”直播節目,對新《消法》進行細致解讀。我局消費維權宣傳工作在省人大執法檢查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介紹。
(四)打牢能力素質第一支撐,內強外樹展現隊伍風貌
圍繞市場管理履職新任務、新要求,固本強基,狠抓自身能力素質建設,市場監管效能進一步提升,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
1.黨建扎實有效。黨組專題研究機關黨建工作,強化黨建領導責任,充足保障黨建專項工作經費。扎實開展黨支部換屆選舉及黨建陣地建設,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黨建“示范單位”創建等活動,上線運行市局機關黨建網,重建了黨員活動室,開辟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題宣傳欄;全市系統247名黨員志愿者完成網絡注冊,并開展了“愛民獻熱血”、黨員進社區、黨員結對扶貧等一系列志愿者活動。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
2.作風務實清廉。推行廉政教育,開展踐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開設道德講堂,舉辦“一把手”廉政專題黨課。全年編發各類廉政警示、廉政手機短信200余條,開展集體廉政談話103人次。推崇實干精神,市局掛點領導對14個縣市區局的重點工作進行督查問效,督查通報抄送當地黨委政府;對城區10個工商所文明創建工作進行督查,發現問題8項,全面督促整改;主辦1件、協辦4件人大政協建議提案,并按規定節點全部處理、答復、函告、走訪到位。推進廉潔自律,修訂《機關運轉制度》,規范資金、案件、干部人事等審批權限和程序;召開黨群路線整改落實“回頭看”專題通報會,補充完善公車管理、作風建設等制度,獲市活動辦督導組高度肯定;不定期開展工作紀律督查,對不遵守紀律的5名工作人員及其科室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
3.干部勤學善思。加強以行政執法為主要內容的業務能力建設和隊伍素質建設。堅持落實機關“學習周”和每周半天集中學習制度,獎勵學習先進個人10名;大力開展針對商事制度改革、企業信息公示、12315新系統操作的培訓50余場次,參訓人員達1300人次;大力開展崗位練兵和辦案能手、維權能手評比活動,通過勤學、勤思、勤練培養專家型、復合型人才。
4.隊伍穩定有序。在工商體制下劃及職能劃轉雙重調整的關鍵時期,群策群力做好思想工作。積極落實局長信訪接待日制度,及時妥善處理信訪舉報件27件;在全市系統開展大范圍的談心談話活動,談心談話103人次,同時通過座談會、登門走訪等多種方式,及時消除了干部職工的思想癥結。在體制下劃、職能劃轉期間,全市系統基本無糾紛、無重大遺留問題,未發生一起赴省、進京群體性事件,維護了懷化工商和諧、穩定的良好發展局面。
二、2016年工作打算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工商部門將圍繞“一極兩帶”、“一個中心、四個懷化”建設,突出“四抓”:
1.抓職能服務促進產業發展。一是繼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積極推進“證照分離”改革,不斷釋放改革紅利,努力營造寬松平等的市場準入環境。大力培育網絡市場主體,鼓勵企業發展電子商務,著力培育涉農網絡經營主體,努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持續實施商標廣告戰略。鼓勵引導企業注冊商標,支持具有較高知名度、較大影響力、較強競爭力的懷化本土品牌注冊國際馬德里商標、爭創中國馳名商標;繼續推進懷化(省級)廣告創意產業園建設,努力打造五省周邊的文化廣告產業高地。三是結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力培育發展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壯大農村經濟實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引導培育更多的種養大戶和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引導分散的農戶按照產業鏈、產品和品牌組建專業合作社,興辦生產、加工、銷售等不同類型的合作組織,擴大產銷對接。四是大力扶持中小微企業。積極落實扶持中小微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立足職能幫助企業通過市場獲得更多的資源和要素,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2.抓市場監管凈化市場環境。一是針對民生民訴問題強化專項整治,劍指虛假違法廣告、假冒偽劣、商業賄賂、合同欺詐、不正當競爭、行業壟斷等突出問題,嚴查大要案件;強化網絡監管,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經營行為;查處取締無照經營,高壓嚴打傳銷,堅持露頭就打。二是突出“寬進”后的“嚴管”,不斷推進誠信監管體系建設,努力建設以工商為主的企業信用信息“全國一張網”,不斷健全企業違法信息披露機制,推進“黑名單”管理,加大失信懲戒力度,使企業“一處失信、處處受制”。三是抓好專業化監管執法人才隊伍建設。以高層次專家型、復合型人才為重點,努力培養造就一批善于識別和有效防控市場秩序風險的市場監管人才;善于突破和查辦大案要案的執法辦案人才;善于推進法治工商建設、精通法律法規的工商法制人才等各類專業化執法人才。
3.抓消費維權釋放消費潛力。一是強化消費宣傳引導,在重要節慶時期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深入推進消費維權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鄉鎮、進景區,不斷提高全民科學消費、綠色消費、安全消費意識。二是強化誠信經營意識,不斷深化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文明集市、誠信示范企業創建活動,督促企業強化自我管理,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三是健全完善消費維權聯動機制,逐步將消費維權工作納入政府有關的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指標及社會管理、社會發展考核體系中,建立起“政府領導,工商、消協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共維機制。探索建設以12315為主導的跨部門消費維權指揮調度系統,整合各部門消費申訴舉報渠道,實現信息共享、上下聯動、左右互動、協同維權。
4.抓系統建設夯實基層基礎。一是加強法治工商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全面加強行政執法質量考核,積極推行“陽光執法”,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強化基層干部法治培訓,努力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二是加強智慧工商建設。全面加強數據質量建設,深度挖掘工商信息資源,加強數據分析應用,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三是強化黨建。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反腐倡廉建設、作風建設以及宣傳陣地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四是加強能力素質建設。不斷加強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教育和工商業務知識學習培訓,強化業務指導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