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懷化市財政局工作思路

發布時間:2018-02-12 14:48信息來源:懷化市財政局

 

立足園區經濟,主抓四大產業,推動財政經濟量質齊升。啟動實施“新財源建設工程”,按照全市產業及產業園區“三年提升行動”戰略,以“產業項目建設年”為抓手,對接省“五個100”行動,抓好“五個10”建設,完成產業項目投資 300 億元,并將現代商貿物流、生態文化旅游、醫藥健康、綠色食品四大特色產業作為扶植重點,設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制定管理辦法,投入實體經濟,通過“大項目、大資金、大投向”理念,抓住產品研發、開發、加工和流通環節,助推產業發展,倍增“四上”企業。同時,按照“提質擴量”的要求,積極建好“綜合治稅、以房管稅、以地控稅”三個平臺,建立收入質量優化導向機制,確保年度收入10%的增長計劃以及地方收入非稅占比壓減任務的圓滿完成。

堅持兩項原則,調整優化支出,實現民生社會平穩發展。堅持“壓專項、兜底線、控風險”的原則,修正不可持續的支出政策,調整無效和低效支出,騰退重復和錯位支出;嚴控一般性支出,對單位公用支出保障標準的不同,分別按5-8%比例進行壓減;堅持“穩投入、保基本、可持續”的原則,按政策足額保障到人支出、按標準分類保障公用支出、按財力可能安排專項支出,將全市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8%以上,對涉及人民群眾基本生存權、發展權的民生事項,全力兜底保障,合理確定民生保障項目和水平,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按照“支出進度到位、指標調度到位”的要求,完善轉移支付限時下達制度,加快專項資金計劃使用進度,確保重要工作、重大項目、重點工程有序推進。

嚴格預算約束,強化內控管理,全面提升依法理財水平。深化以支出經濟科目分類改革為重點的全口徑預算改革,依法細化預算支出層次,確保政府預算支出與財力來源相對應,部門預算支出與財力來源、支付方式相對應;深度推進專項資金實質性整合,實現公共預算與基金預算、本級財力與上級財力、增量財力與存量財力相統籌。針對財政高度法定性、嚴謹性特點,認真清理規范財政程序,科學制訂內控辦法和操作規程,完善績效評價、投資評審、資產管理、政府采購、集中支付與預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有機結合的“六位一體”財政運行機制,形成集中支付覆蓋全部財政性資金、評審分離覆蓋全部政府性項目、績效管理覆蓋全部專項性資金的財政大監督格局。

防范三大風險,完善體制機制,保障財經秩序良好運行。防范財政金融風險。加快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健全政府性債務風險預警、化解和應急處置機制,堅決制止違法違規舉債融資行為,規范 PPP 項目運作,打擊非法集資行為;防范財政責任風險。針對財政自身風險,前移關口,強化對財政收支運行狀況的動態監控和預測分析,重點分析收入、支出結構,逐步化解收入結構失衡、“兩依賴”難題,全盤呈現財政支出構成比例,探索相對協調、合理狀態;針對財政外部風險,提前介入,積極參與土地、交通、住房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完善非稅收入、國庫支付等制度管理,設置財政“防火墻”,防止風險轉嫁;防范財政廉政風險。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學習教育,強化制度約束,嚴格作風紀律,確保財政資金和干部政治生命“兩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