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養殖業工作總結及2018年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2018-02-26 10:54信息來源:質量安全科

2017年,我市養殖業工作緊緊圍繞實施“一極兩帶”和“一個中心、四個懷化”發展戰略,大力推廣現代科學飼養模式,著力推進畜牧水產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狠抓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全市畜牧水產業整體呈現持續穩健的發展態勢。據統計,全市發展生豬、牛、羊、家禽分別為737.3萬頭、81.49萬頭、121.08萬只、7366.78萬羽,同比分別增長0.66%、0.04%、-0.075%、0.15% ;其中出欄生豬、牛、羊、家禽434.55萬頭、18.13萬頭、61萬只、4928.47萬羽,同比分別增長1.42% 、2.09%、-1.11% 、2.1%。水產品產量達9.8萬噸,同比增長5.7%。飼料產量61.5萬噸,同比增長4.2%。

一、2017年工作回顧

(一)深化養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畜禽生產提質增效。一年來,我們以示范場創建為抓手,積極優化畜禽品種結構和生產布局,加快推進養殖業轉型升級,有力地推進了畜禽生產提質增效。一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養殖業組織化水平。今年來,我市有50多家規模養殖企業積極引導農民通過合作、聯合等方式發展養殖業,家庭養殖場應運而生,養殖業組織化程度明顯提高。如靖州溫氏畜牧發展有限公司種豬場已建成投產,建立合作家庭養殖場42戶,通過 “公司+家庭養殖場”“公司+合作社+家庭養殖場”等聯接形式,推動了合作養殖戶、合作社、家庭養殖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芷江芷民豐公司采取“三發放、兩統一、三免費”的方式,即發放鴨苗、飼料、獸藥,統一管理、銷售,免費技術培訓、上門維護、送苗收鴨運費,在貧困村發展了13個合作社和家庭養殖場,年出欄鴨300萬羽,直接帶動貧困戶脫貧2000多人。二是積極推進養殖業示范創建,提高標準化水平。今年我市創建了1個國家級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場,3個省級示范場,1個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示范園,8個省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6個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1個市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三是大力培育龍頭企業,提高規模化水平。扶持大康農業、老蔡公司、正大公司、嵩云禽業、惠龍公司等名優企業,大力推進“懷品出湘”,唱響了“大康”、“湘老蔡”、“富橋”、“ 耶啰耶”等多個名牌產品。特別是在飼料方面,全市目前有各類飼料生產企業14家,今年新增1家,全市飼料年生產能力(設計能力)達120萬噸,2017年年產飼料61.5萬噸,工業產值達18.45億元。

(二)積極開展養殖污染治理工作,著力解決養殖環境突出問題。堅持發展養殖業與保護環境并重,積極開展養殖污染治理工作。一是全市13個縣市區完成了禁養區、限養區、適養區“三區”劃定工作,為完善養殖業生產布局和開展養殖業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二是全面實施禁養區養殖戶退養。今年全市共關停(搬遷)的禁養區畜禽規模養殖場578家(戶),其中規模場175家、養殖專業戶403戶,任務完成率為100%。三是全面完成了部分大型水庫退養、異地搬遷任務。一年來,沅陵縣、辰溪縣、芷江縣、洪江市對五強溪水庫、蟒塘溪水庫、托口水庫主干流兩岸500米范圍內區域的82家(戶)畜禽養殖場進行了關停(搬遷),共關停(搬遷)退養畜禽養殖欄舍49974.1m2,任務完成率為100%。四是認真辦理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件16件。五是加快建設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設施。今年確定需要治理的畜禽規模養殖場759家,完成了584家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項目,完成比例為77%。

(三)加強監管,確保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一是推進“三品一標”認證。湘西黑豬通過有機產品認證,溆浦鵝、芷江鴨、新晃黃牛、五強溪魚、雪峰烏骨雞通過國家地理標志認證,辰溪暢通禽業等13家養殖企業通過無公害認證。今年完成了4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二是進一步加大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全市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各類樣品92600個,檢測合格率100%。洪江市安江鎮、會同縣林城鎮還率先建設了畜禽水產品快速檢測實驗室,成為全省首批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實驗室項目建設基層站。三是深入開展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今年全市開展了“瘦肉精”、生鮮乳違禁物質、獸用抗菌藥、生豬屠宰、水產品違法添加禁用物質、養殖業農資打假等專項整治行動,共查出問題61個,立案查處案件10起。

(四)加強疫病防控,促進養殖業健康發展。一是認真組織開展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確保動物高密度免疫。春秋季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期間,各地及時調撥防疫物資,精心組織安排部署,加大基層防疫人員培訓,規范防疫人員免疫行為,加強防疫監督檢查,實行集中免疫與日常補免相結合,實現了重大動物疫病應免盡免。今年共免疫動物近9100萬頭(羽、只、次),應免疫密度均達到100%。二是認真開展免疫效果評估,提高免疫質量。市、縣兩級獸醫實驗室對規模養殖場進行采樣及實驗室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通知規模養殖場及時進行補免與加強,保證了免疫質量。今年全市共進行免疫抗體檢測16347份(次),豬瘟、豬藍耳病、口蹄疫、禽流感、雞新城疫、小反芻獸疫等免疫病種抗體合格率均高于70%,達到國家規定標準。三是積極開展動物疫病監測。5月,制定下發了《2017年懷化市動物疫病監測與流行病學調查計劃》(懷牧漁發[2017]34號),市縣兩級嚴格按要求每月開展疫病監測工作,較好地完成了監測任務。全市共檢測血清學樣品38148份,準確掌握了我市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布魯氏菌病等主要動物疫病的流行現狀、病原分布及疫苗的免疫現狀,為開展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四是積極開展產地檢疫。各縣市區堅持產地檢疫與瘦肉精抽查同步、屠宰檢疫瘦肉精監督抽查與企業自檢分離、市場查證驗物與檢疫結合,積極開展動物產地檢疫、定點屠宰檢疫及市場監管,加快了檢疫申報點建設,完善了各項工作制度,規范檢疫監督行為。

(五)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漁業轉型發展。一是加強漁業規劃管理工作。今年組織縣市區編制了《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大中型水庫漁業發展規劃》,加強了對沅水特有魚類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沅水辰溪段黃顙魚翹嘴魚白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張家界國家級大鯢自然保護區辰溪片區的建設管理。二是積極開展示范創建活動。今年有6家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通過了省局組織的驗收。三是大力發展稻田綜合種養。今年我們積極引導農戶將稻漁綜合種養同休閑農業、家庭農場結合起來,突出推廣模式化稻漁綜合種養和生態種養。全市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0余萬畝。辰溪縣作為農業部稻田生態種養綠色高產高效整建制創建示范縣,在23個鄉鎮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10萬畝,高標準新型稻田養魚重點示范片面積3萬畝。溆浦縣黃茅園流轉土地面積1061畝,實施蓮子藕水稻立體生態養殖。四是積極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組織各縣市區開展放流活動15次,投放魚苗4821萬尾。五是組織開展打擊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今年組織開展了打擊非法捕撈、清理整治非法漁具、河長制打非等專項行動,全市共查處電毒炸魚案件73起,行政處罰42人,刑事處罰2人,有力地打擊了各類漁業違法行為。

(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助推精準扶貧。一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年完成招商引資項目2個,到位資金9734.54萬元,其中靖州溫氏畜牧有限公司飼料廠建成投產,今年投入資金6291.46萬元;懷化大康九鼎飼料有限公司到位資金3443.08萬元,11月份開工,預計明年7月份建成投產。二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全市養殖業爭取到上級財政資金10903.44萬元,較上年提高82.3%。并爭取到先行先試項目1個:湖南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試點項目(全省共8個),獲得中央財政扶持資金3650萬元。三是發揮養殖業在精準扶貧中的作用。全市幫扶貧困戶發展畜禽養殖6696戶,年出欄標準豬92350頭。其中,漁業產業扶貧脫貧1091戶,發展稻漁綜合種養5330畝,發展網箱養魚1550口。同時,積極搭建養殖業信息網絡平臺、定期舉辦養殖技術培訓班。全年共舉辦培訓班100余期,累計培訓人員8100次,發放培訓資料50000余份,為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疫病防治、市場行情、產品銷售等一系列信息和技術服務,加快了我市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

(七)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畜牧水產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政治建設。始終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及時組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不移推進從嚴治黨,嚴格落實黨組、機關黨委的主體責任,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二是加強作風建設。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九項規定和市委關于作風建設的相關規定,積極支持局紀檢組和市紀委派駐市農委紀檢組工作,全力支持配合市委第五巡查組對我局黨組工作的巡察,組織開展了行業“糾四風”“治陋習”、“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養殖業強農惠農資金使用突出問題等專項整治工作,從嚴規范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行為,推進本系統反腐倡廉向基層延伸,切實維護農民群眾的利益。三是加強能力建設。把學習理論與專題討論、解決問題、交流經驗、實地考察、網上互動結合起來,把培訓課程與干部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創造有機結合起來,調動全局干部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學有所獲、學有所成。今年,我局中心組組織開展政治集中學習討論12次,舉辦專業培訓班30余次,安排11人參加省市有關部門舉辦的各類培訓班 。

二、存在的問題

(一)我市養殖業發展的短板。近幾年,我市畜牧業發展不論是從發展速度,還是生產規模,都在日益擴大,畜禽水產品總量不斷增加, 品種也日益多樣化,但也存在以下不足和短板:一是養殖模式落后。低水平的散養戶還占據著養殖業的主要市場,生豬、肉牛、肉羊規模化養殖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養殖布局很不合理。我市畜禽規模養殖場大多自發形成,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區域布局均不合理。三是我市畜禽水產資源品種多,知名品牌少,龍頭企業少,產業發展水平與資源大市的地位不匹配。四是養殖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散養模式下基本無污染治理設施,污染物沒有得到有效處置,造成部分農村環境受到嚴重污染;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技術水平不高,糞污資源化利用率低。五是環保投入難堪資金重負。畜禽養殖業是微利產業,而進行畜禽養殖排泄物綜合利用和環境治理需要較大的投入,畜禽規模養殖場的遷移和配套污染治理設施靠養殖戶自身投入和地方財政投入,都難堪重負。

(二)疫病防控形勢嚴峻。近年來,疫病呈高發態勢,疫病種類增多,并由單一性病種感染轉變成多病種混合感染,動物疫病防控已從季節性轉變為常年性,防控難度加大。

(三)漁業執法有待持續發力。我市漁業水域點多、線長、面廣,重點水域和交界水域情況復雜,電、毒、炸魚等非法捕撈現象比較嚴重,漁業執法需要持續發力,加大整治力度。

三、2018年工作計劃

2018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2018年全市畜牧水產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及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我市養殖業轉型升級,全面開展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促進畜牧水產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為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推進“一極兩帶”和“一個中心、四個懷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圍繞這一總體思路,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一是堅持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通過集中宣講、集中培訓、專題研討等形式,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同我們畜牧水產工作的實際結合起來,成為推動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強大思想武器。二是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三是以市委巡察為契機,切實加強作風建設。根據市委第五巡察組反饋的問題,我們將逐項對照檢查,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整改到位,確保巡察工作取得實效。

(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立足我市生態優勢,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積極推進標準化養殖、健康生態養殖示范創建,集聚土地、資金、科技、管理等要素,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延伸養殖業產業鏈條,引導農民通過合作、聯合等方式適度發展規模養殖業、肉食品加工業和休閑觀光漁業。突出發展新晃黃牛、湘西黑豬、黔邵花豬、芷江鴨、雪峰烏骨雞等優勢產業,提升肉牛、豬肉、肉雞、肉鴨、蛋雞等潛力產業。

(三)堅決打贏養殖領域環保攻堅戰。對禁養區和部分大中型水庫退養情況開展“回頭看”,實現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全面退養;引導全市規模養殖場盡快完善沼氣、節水、清糞、有機肥加工等糞污處理、資源化利用設施裝備,加大糞污治理力度;探索建立可復制、可推廣的畜禽養殖資源化利用運營管理機制。

(四)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加大春秋兩季動物疫病防控,通過實施強制免疫、強化檢疫監管、加強疫情監測、嚴格疫情處置等綜合防控措施,努力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提高畜禽水產品質量安全執法監管水平,強化源頭治理,加大監督檢測力度,重點是加強養殖投入品、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等工作的監管,防止發生肉食品質量安全事故,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