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懷化市財政局工作思路

發布時間:2020-02-17 09:59信息來源:市財政局

立足“三大板塊”,扶持“五大產業”,推動財政經濟量質齊升。立足園區專業化建設、發展特色產業、做強制造業三大板塊,重點扶持現代商貿物流、生態文化旅游、醫養健康(中藥材)、電子信息、農產品深加工等五大特色主導產業,加快培育電子信息、綠色食品加工、中藥材加工、新材料、裝配式建筑、軌道基建及配套六大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加力推進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對接省“135”工程升級版,繼續實施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堅持“一事一議”招引重大項目落戶,做大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吸引行業龍頭企業投資戰略性新興優勢產業,支持發展總部經濟。發揮減稅降費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作用,鞏固減稅降費成效。推動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全省冷鏈物流中心城市建設,引導發展“夜間經濟”。同時,縱深推進財源稅收綜合治理改革,突出重點稅源挖潛增收,組建市財源辦、國有全資融資擔保公司,逐步建立起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數據共享為基礎,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財稅共治為保障的現代財稅治理體系,確保地方收入5.5%增長、總量過百億以及地方收入非稅占比壓減任務的圓滿完成。

對標對表精準投入,全力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對標“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落實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特殊貧困人口保障等措施,抓好貧困退出掃尾工作,確保2.15萬剩余貧困人口順利脫貧;全力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基層公共服務、社會保障、農村危房改造、通村通組道路、義務教育六個全覆蓋,推動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為重點,堅持人民利益至上,落實支持疫情防控和相關產業企業的財稅金融政策,優先保障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醫護人員需求,推動全產業鏈協調聯動,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進“一江六水”系統聯治,創新財政獎補方式,形成綠色發展方式,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以防范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為重點,進一步筑牢“過緊日子”觀念,科學統籌去存量和控增量,加速推進平臺公司轉型發展,確保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守牢“三保”底線;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非法融資等行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嚴格預算約束,調整優化支出,增強財政保重點、兜底線、惠民生能力。堅持“以收定支”,依法細化預算支出層次,確保政府預算支出與財力來源相對應,部門預算支出與財力來源、支付方式相對應,實現公共預算與基金預算、本級財力與上級財力、增量財力與存量財力相統籌。堅持“有保有壓”,貫徹“零基預算”理念,把錢用在刀刃上,修正不可持續的支出政策,調整無效和低效支出,騰退重復和錯位支出;繼續大力壓減一般性公用支出,大力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全力以赴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持兜牢底線,“三保”支出優先安排,“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民生項目優先保障,對涉及人民群眾基本生存權、發展權的民生事項,全力兜底保障。堅持績效優先,確保“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不斷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劃定“六條紅線”,健全“四項機制”,嚴防財政風險發生。啟動“市縣財政管理規范年”活動,嚴格劃定編制赤字預算、“三保”支出留硬缺口、無預算超預算支出、違規動用國庫庫款、違規舉債、浪費財政資金“六條紅線”,建立健全“一把手”負責、預算編制審核、預算執行監控、民生政策備案“四項機制”,完善績效評價、投資評審、資產管理、政府采購、集中支付與預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有機結合的“六位一體”財政運行監管模式,形成集中支付覆蓋全部財政性資金、評審分離覆蓋全部政府性項目、績效管理覆蓋全部專項性資金的財政大監督格局。加力防范化解收入、支出、國庫、債務四大風險,穩步推進教育、交通、科技等領域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保障財經秩序良好運行。加強黨的領導,持續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嚴格作風紀律,強化制度約束,推進“以案示警”“以案促改”,確保財政資金和干部政治生命“兩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