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中造出“金飯碗”
——懷化生物基產業鏈“鏈”出綠色發展新活力
生物制造被認為具有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潛力的全新生產技術,其有望在重構傳統化工生產模式、替代傳統天然產物獲取方式、顛覆傳統農業種養殖模式三方面帶來重大變革。2021年12月20日,我國生物經濟領域的首個頂層設計《 “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發布,指出要圍繞生物制造開展前沿生物技術創新。
頂層規劃描繪未來發展藍圖。近年來,懷化市委、市政府及時搶灘布局,以鏈式思維大抓實體、大興產業,強力構建“5+10”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條生機勃勃的“生物基產業鏈”強勢崛起,全年完成產值54.5億元、稅收6807.3萬元,同比增長29.2 %和6.7%,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澎湃活力。
政策護航
擘畫產業藍圖
五溪之地,群英匯聚;產業園中,集鏈成群。
在生物制造領域成為產業發展新藍海的背景下,懷化市生物基產業鏈鏈辦主動搶抓歷史機遇,以《懷化市重點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為航線路徑,成立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胡和平為鏈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并依據國、省相關產業政策,對標國內先進園區和優秀發展經驗,因地制宜結合懷化發展實際和企業需求,先后制定出臺《懷化市支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懷化市竹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5-2030年)》等政策方案,從資金、土地、貿易、人才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做到讓投資者清清楚楚投資、明明白白受益,為2028年實現全竹產業200億元產值目標注入強大動力。
走進湖南億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緊鑼密鼓地對車廂底板進行復壓與覆膜處理。“公司近期陸續迎來了歐洲沃爾沃、荷蘭MOSO、美國家得寶(The Home Depot)、日本五十鈴等廠家與客戶的考察與評估,預計2025年可以出口600個40尺大柜到上述區域。”董事長王立明表示,隨著各項利好政策落地生花,該司也與更多國內、國際各大知名客商達成貿易合作。
綠色低碳是懷化生物基產業鏈發展的內在邏輯。過去一年,懷化以精準政策吸引優質項目為目標,將培育企業作為生物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務,依托豐富的林業資源,推動產業從“資源利用”向“資源優化”轉變。2024年,懷化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推動竹林流轉經營,全市共完成竹林流轉10萬畝,完成竹林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23.5萬畝。此外,會同縣、洪江市完成280公里竹林道規劃,市交通部門完成89公里竹林道與鄉村主干道“連接線”初步規劃。
縱觀生物基產業鏈類型,產業鏈上游為可再生生物質原料,中游為生物基材料生產,下游為包裝、餐飲、紡織等應用領域。當前,全市生物基產業鏈企業共43家,高新技術企業1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家,一個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上下游企業緊密聯動的綠色產業鏈格局已初步形成。
金融賦能
提振發展速度
發展生物基產業鏈,需要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更要發揮金融為實體經濟精準“輸血造血”的作用。
過去一年,懷化不斷加大金融支持作用,投資21.87億元,圍繞“竹林改培、竹初加工、竹產業園、竹支撐體系”四個方面規劃建設項目,擬定《懷化市“惠農e貸·竹業貸”金融服務方案》。企業通過單戶信用貸或擔保貸等形式,最高可借貸50萬元、100萬元。
科技金融是產業發展的強勁引擎。2024年,懷化圍繞生物基產業鏈各生產經營環節,啟動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改革工作,全市設立2000萬元風險補償資金,建立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掛帥”制度,創設“14+2”重點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專項項目,出臺《懷化市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實施辦法》,以真金白銀推動企業享受政策紅利,幫助企業穩產發展、脫危解困。
其中,湖南萬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麻陽苗族自治縣的幫助下,簽訂1000萬元原材料貿易資金合作協議,成功獲得1400萬元金融貸款,基本解決企業原材料進貨壓力;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協調工商銀行等3家金融機構,幫助湖南億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融資貸款1300萬元,減輕該司流動資金短缺難題。
新晃侗族自治縣組織金融部門與湖南安翔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對接,為該司協調融資貸款1300萬元,幫助減緩資金壓力。
洪江區幫助恒裕竹木申報項目專項資金100萬元,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萬橡新材料、安翔科技、五強溪特種紙業等6家生物基產業鏈企業共爭取純信用貸款2270萬元;駿泰新材料、喬偉生態揭榜全市重點項目,分別獲得20萬元、15萬元資金支持。
……
一花引來百花香,百花開出勝景來。2024年,全市共簽約竹產業項目15個,總投資達47億元,浙江大莊、竹帝竹業等一批頭部企業相繼入駐,讓“懷化智造”走向全國。此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會同縣入選首批全省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億歐新材、辰銘竹木破格獲評省級林業龍頭企業;億歐新材、辰新竹制品公司獲評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時,全市竹制品出口保持增長態勢,全市竹產業綜合產值達43.9億元,同比增長44.4%。
產學研融合
激發創新活力
市場主體多起來、活起來、強起來,是產業發展的根本保障。生物基產業鏈作為“5+10”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短鏈”,要延長鏈條,必須要利用自身優勢,主動求變。
過去一年,懷化以科研成果直接賦能產業發展,集中優勢資源攻克瓶頸問題,推動駿泰新材料、漢清生物、寰宇新材料等生物基產業鏈企業建成11家市級以上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并引導其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大等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促使一批關鍵技術在懷化實現快速轉化,幫助懷化在全國生物基領域的創新版圖上搶占高地。
為解決生物基產業鏈“誰來創新”“如何創新”“怎么保障”等問題,懷化積極構建技術市場體系,在鶴城區、國際陸港經開區、中方縣等10個縣(市區)建設縣級工作站,成功建成瀟湘科技要素大市場懷化分市場,初步形成市縣聯通、資源共享、對接高效、保障有力的技術市場體系。
隨著懷化生物基產業鏈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凸顯,產業集聚效應不斷釋放。在市竹產業辦的對接下,2024年10月29日,國際竹藤中心黨委書記尹剛強專程來懷考察調研,雙方初步達成搭建創新平臺、開展科研攻關等5大類16個具體合作事宜,為推動懷化市竹產業科研平臺創建添磚加瓦。
一條產業鏈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上下游的無縫協作,更離不開科技創新的賦能轉化。按照全產業鏈思維,懷化堅持逐個環節補、逐個鏈條鍛的工作思維,織就了一張“強鏈補鏈延鏈”的生物基產業網絡。
2024年,全市新簽約產業鏈項目31個,計劃總投資99.75億元,已到位資金44.92億元。其中,項目開工31個,投產16個,分別完成年度任務的206%、442%、533%。
見微知著,映射生物基產業鏈發展強勁勢頭。湖南安翔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申報湖南省工信廳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024年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獲批項目經費70萬元;湖南眾合紙箱包裝有限公司、湖南聚星有機肥料有限公司成功申報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南麻陽果蔬科技小院成立。
一條鏈,連接起綠色發展的雄心;一座城,奏響了產業崛起的強音。懷化生物基產業鏈的蓬勃發展,是政策、技術和市場交織的生動實踐,更是綠色理念與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詮釋。起航新征程,懷化將繼續以科技為支點、以鏈條為紐帶,推動生物基產業更好更快實現從區域優勢走向全國高地,為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深入實施“五新四城”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麗紅 通訊員 謝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