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政辦函〔2021〕18號
懷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懷化市審批服務“集中辦公、
集合查驗、集成審批”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懷化市審批服務“集中辦公、集合查驗、集成審批”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懷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1年6月7日
懷化市審批服務“集中辦公、集合查驗、
集成審批”工作實施方案
為推進落實審批服務“集中辦公、集合查驗、集成審批”(以下簡稱“三集”)工作,進一步深化全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審批行為,簡化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更快推進投資企業(項目)在懷化落地建設,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大轉變政府職能和“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續深化“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聚焦解決企業(項目)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突出問題,以向企業(項目)提供“零障礙、全過程、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府公共服務為目標,按照審批服務“三集”運行機制,進一步減時限、減環節、減材料、減費用、優流程、提效率,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全力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服務質量優、群眾獲得感強”的省內一流營商環境和審批服務“洼地”,切實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二、主要任務
1.推行審批服務環節集中辦公制度。設立企業(項目)集中審批服務區,在“三集中三到位”基礎上,將行政審批環節之外的涉及穩評、環評、能評、用地預審等服務的相關人員集中進駐政務服務中心辦公,減少項目審批辦理跑動次數。(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1年6月底前)
2.推行落實區域集中評估、并聯審批制度。在產業集聚區域如工業園、開發區等范圍內,將涉及的評估事項如土地勘測、礦產壓覆、地質災害、水土保持、文物保護、洪水影響、地震安全性、氣候可行性等事項,由政府統一組織實行“區域評估”,此后引進項目即不需再“一項目一評”,直接按參數引用評估結果,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將一些可同時辦理的審圖、評估等事項由“串聯”改為“并聯”,全面推行“多圖聯審”“多評合一”“聯合踏勘”“聯合驗收”等,降低時間上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牽頭單位: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利局、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市應急局、市氣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1年8月底前)
3.推行落實容缺、承諾審批事項正面清單制度。定期公布可容缺、可承諾辦理事項清單,實行企業(項目)審批服務100%可容缺受理。對主要申報材料(主件)齊全且符合法定條件,但次要條件或手續(副件)有欠缺的行政審批事項,審批機關提前進入審核程序,服務對象在承諾時限內補齊所有容缺材料,經審查符合法定要求,在對外承諾審批時限內直接辦結。除涉及公共安全、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直接關系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行政審批事項外,對能夠通過事中事后監管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的行為且不會產生嚴重后果的行政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審批,行政主管部門對告知承諾情況及時跟進監管。(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1年12月底前)
4.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升級改造。健全完善網上“政務大廳”,實行行政審批大數據統一管理。通過技術路徑實現審批服務效能的提升,打破審批“信息孤島”“數據煙囪”,實現“不進一扇門、不找任何人、辦成所有事”的便利化審批目標。(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責任單位:市政務服務中心等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1年12月底前)
5.推進市場準入、項目審批綜合窗口改革。將過去單位設置的“多個專窗、分散辦理”轉變為“前窗綜合受件、后室并聯審批、全程跟蹤督辦、一個窗口出件”模式,以提升程序整合程度帶動審批效能提升,落實不見面審批服務。對引進企業(項目),要提前告知紅線、有關許可條件、流程。不觸及紅線、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活動政府不再審批,推動行政審批服務從處理具體事項的細則式管理轉變為事先設置安全閥及紅線的觸發式管理。(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1年6月底前)
6.推進審批服務免費“幫代辦”制度。對本級企業(項目)、招商引資項目實行全程免費“幫代辦”服務,從企業開辦、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到工程建設項目報建、竣工驗收、市政公用服務報裝全周期的審批事項,均可在協商一致后全周期代辦,實行“一對一”或“多對一”對接企業(項目)業主,全程跟蹤服務,以最快速度代辦審批手續,推動企業(項目)開工。(牽頭單位:市政務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直有關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完成時限:2021年10月底前)
三、組織實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三集”工作,切實履行領導責任,把該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握改革方向,蹄疾步穩扎實推進。市人民政府推進審批服務“三集”工作由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主抓,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具體負責統籌、協調、督辦、推進落實工作。市直有關單位要按照任務分工,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細化分解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將改革任務清單化、項目化,明確施工圖、責任鏈,確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各縣市區要建立工作協調機制,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2.做好上下結合。建立健全協作攻關機制,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中的“多規合一”“多圖聯審”“多評合一”“標準地+承諾制”、容缺受理以及“綜窗”改革、不動產登記、市場準入、綜合行政執法等重點領域改革事項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等重點難點問題,市直有關單位要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一組織下進行集中攻關,盡快實現突破。鼓勵各縣市區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經驗做法,創造更多管用可行的“土特產”“一招鮮”。
3.切實抓好落實。明確責任分工,做細做實各項工作,協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作風建設,著力革除“管卡壓”“推繞拖”和官僚主義、部門本位主義等“四風”新表現形式。將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三集”工作的有關情況作為年度政務服務與政務公開績效考核的重要參考。對積極主動作為、推進落實效果好的通報表揚,對不作為、慢作為的嚴肅問責。
4.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等載體宣傳典型經驗和做法,加大總結推廣力度,多渠道聽取企業群眾意見建議。建立健全企業群眾滿意度評價機制,運用營商環境監測、電子監察、現場和在線評價、第三方評估等多種方式開展滿意度調查。正確引導社會預期,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廣泛凝聚社會共識,營造良好改革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