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小康 邁向新程 懷化市以新擔當新作為展現鄉村新氣象

發布時間:2021-07-12 08:34信息來源:懷化日報

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的話語通過電波,傳遍五溪大地,讓五溪兒女振奮不已。家在溆浦縣沿溪鄉朱家園村的村民王文生深有感慨地說:“從前的爛石路變成水泥路,從前三輪車都進不來,現在公交車通到家門口,村民過上了小康生活,這一切都搭幫黨的領導。”

百年追夢,夢圓小康。放眼五溪大地,越織越密的鄉村道路、愈發暢通的交通動脈,仿佛鄉村振興道路上一串串耀眼的明珠,照亮了全市群眾全面小康的夢想。

闊步小康,希望在前。在新征程上,我市接續奮戰鄉村振興,朝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行。

盛夏時節,走進芷江三道坑鎮五郎溪村,一位殘疾農民正在田里采摘金銀花,這位村民叫周世和,因腿有殘疾外出務農找不到工作,又回到了村里,在鄉村振興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幫助下,種起金銀花。

“真沒想到,在家種植金銀花一年也能掙到五六萬塊錢。”周世和高興地說。據了解,金銀花是五郎溪村的主導產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目前全村共種植金銀花1200多畝。為了降低老百姓的種植成本,解決銷售難題,提高收入,該村成立了金銀花合作社, 并與湖南鴻利藥業有限公司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以不低于7元/公斤的價格收購。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五郎溪村大力發展金銀花產業,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1萬多元,村集體經濟達到了35萬元,為我們下一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三道坑鎮黨委書記彭小軍介紹道。

老百姓的口袋富了,對生活的品質追求也不斷提高。目前,五郎溪村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為抓手,大力開展治水、治房、治垃圾、治廁、治風工作和凈化、綠化、美化、亮化行動,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精神面貌更是煥然一新。

五郎溪村的變化,折射出在我市廣袤鄉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發生的滄桑巨變。近年來,我市累計完成各類農村公路新改建里程19482公里,超額完成25戶以及1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路目標任務,新增通自來水人口10. 59萬人,完成農村改廁64990戶,完成4類重點對象和邊緣戶危房改造1533戶,新(改擴)建 鄉村小規模學校220所,設置綜合文化服務站193個,建“留守兒童之家”2770家,完成農民素質教育培訓10萬人次,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3%、排名全省第2位。

“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同時發出了接續奮斗的動員令,為我們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指明了方向。”市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龍水平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產業興旺為關鍵,用工業化思路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培育壯大“一縣一特”。以生態宜居為落腳點,堅持以城鎮化思路抓好鄉村規劃建設、經營管理,打造美麗鄉村。以組織振興和人才振興為抓手,實施“五個一百”工程,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尊重鄉村發展規律和群眾現實所需,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分類指導、循序漸進,探索多元化發展思路,帶著責任和感情謀劃好、推進好鄉村振興,為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打好堅實基礎。

當前,我市正傳承脫貧攻堅精神,乘勢而上,推進鄉村振興開新局。在5月14日前,市本級選派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80支212人,省派工作隊42支127人,縣派工作隊1234支2681人手握“接力棒”,全部進村到崗,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迅速鋪開。

(記者 楊玉捷 通訊員 余秋松 龔衛國 張媛)